漳县县委编办“四个坚持”打好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11-20 】 【选择字号:

 

 

漳县县委编办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职能作用,以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软环境”,以机构编制高质量供给强化“硬支撑”,主动融入、保障重点、服务发展,为推动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赋能添彩。

一是坚持服务大局高站位,调整机构凝聚合力”。组建县委社会工作部,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和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整合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督查室职能、资源和力量,设置副科级督查专员,构建“大督查”格局,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大力度推动委、政府重点工作和上级部署重点事项落地落实。聚焦产业发展、项目招商、经济运行单独设立十大产业服务中心,核增事业编制4名,为经济运行、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打造新经济增长点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二是坚持体制机制高效率,理顺职责“同频共振”。在提升发展效能、保障服务民生上下功夫,优化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党群服务中心机构职能和运行机制,剔除制约经济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撤销县市容市貌管理执法大队、县市政规划执法大队、县环境卫生管理执法大队等3支执法队;撤销县河湖管理中心加挂的“县水政监察队”牌子;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调整为公益类事业单位;统筹设置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等等7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实行“局队合一”体制,理顺人员配备、经费核算、执法衔接等各个环节,确保改革扎实有效,提升领域内监管执法战斗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精准发力,设立营商环境建设局,在发展改革挂牌,设立营商环境建设股,指导部门进一步细化完善内设机构职责清单,构建职责明晰、快捷高效服务机制,从制度层面剔除推诿扯皮陋习,重振重塑服务发展、保障发展新机制。

三是坚持资源配置高效益,动态用编“激发活力”加大机构编制动态调整力度,优先满足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用编需求,把有限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推动编制资源向民生保障、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等底线部门和基层一线倾斜,为教育、医疗卫生等安排用编进人计划30余名。建立健全“留编引才”工作机制,安排32名用编进人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以及高层次人才,切实发挥编制在人才汇聚、人才激励等方面的基础保障作用。

四是坚持管理服务高标准,夯实监管“精准发力”。强化机关职能运行监管,聚焦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科学制定部门监管职责任务目标,确定全重点改革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员,结合全县党政履职考核机制,跟踪督促部门履职到位。纵深推进“主动创稳”行动,对应急、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应急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专题监管,有效解决部门间职责不理顺等问题,促进安全生产平稳发展。分发挥“12345”民意信息主渠道作用,高度重视来信来访和群众反映问题办理,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促进事业单位加快转变作风、全力服务发展。

编办概况